Search

[2020.9.4 保健專題-失智症的預防與保健方法]

今天很榮幸來到永愛與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[2020.9.4 保健專題-失智症的預防與保健方法]

今天很榮幸來到永愛與各位家屬們分享失智症&大腦保健的主題

根據2018年內政部的統計,台灣65歲以上老人約有340萬人,失智症人口近27萬人,也就是換算12人就會有一位是失智長者,若是到80歲,更會是每5人就有一位失智者。

過去一般認為失智症是無藥可醫的,但是近年來對於失智症的治療有許多進展,患者仍有可能透過治療改善症狀或是延緩惡化,提昇日後病患和家屬的生活品質,因此及早就醫是很重要的關鍵。

年齡的老化和失智症有正相關,但本質上卻不太一樣。基本上老化的確會造成健忘,但事後往往可以回想起來,相對失智症不僅是記憶力減退的狀況,還會出現語言能力、空間判斷、計算能力、注意力、抽象思考能力等各方面的認知功能退化,甚至有性情上的改變,出現幻覺、妄想等症狀。

而阿茲海默症是俗稱最常見的失智類型,是一種大腦神經退化的疾病。其過程中會有語言表達出現困難、視覺空間出現障礙、收納出現障礙、排斥社交活動、記憶力衰退、個性及情緒變化、對熟悉的事物感到陌生、對時間地點感到困惑、決定能力變差等警訊的表徵。

病程的變化也會從收納常找不到東西、容易發脾氣開始;漸漸會說話缺乏連貫、忘記自己吃過飯;進入到晚期甚至會忘記親人及自己的身分。

退化的原因主要與腦部的變化有關,由記憶的器官海馬迴結構萎縮開始,漸漸大腦皮質層也會開始萎縮變小,讓神經傳遞的空間和速度逐漸減緩。

在治療上,藥物以減少神經傳導物質-乙醯膽鹼被分解為治療手段,進而根據個人的情緒狀況搭配抗精神、神經穩定、抗憂鬱等藥物做輔助治療。而非藥物治療的方法則是要請照顧者(家人)須要有同理心去對待,減少對個案的刺激,以及避免噪音、負面的態度、過度使用藥物等等,改由正向的鼓勵幫助他。

而市面上也會有一些保健品做為預防的補充劑,我們可以從神經細胞結構分析,像是常見的魚油內omega-3或是DHA可以保護神經細胞減少自由基的破壞;有一些小朋友患有妥瑞氏症,可能就是髓鞘不良,產生自體免疫攻擊自己的細胞,導致腦硬化或是多發性硬化症;年長者,建議補充神經傳導物質的前驅物-卵磷脂/腦磷脂,去幫助自身生產的膽鹼。或是增強腦部血管的銀杏葉萃取物(指示藥品)促進循環及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做為神經細胞養分。

最後,提早預防才能延緩退化的失智症狀,除了有正常的社交活動、運動、飲食等等,尋求藥師諮詢和借助居家&長照&機構式的服務都是解決方案。以上與大家分享^^


Tags:

About author
送藥到宅/機構評鑑/長照2.0/講師 學經歷: 中國醫藥大學 藥學系 政昇藥局 居家服務部藥師 服務過超過200家長照機構 5000人次居家個案 台北市家庭藥師計畫案成員 Level1-3長照證書/長照專員 戒菸衛教師/保健食品初級工程師 政昇藥局 居家服務藥師5年 目前為 三重 宜安中西藥局 負責藥師 曾擔任: 社團法人台北市長期照護發展協會 講師 台北市藥師公會 長照講師 105年 TedXTaipei 演講者 國立台北護理大學長照系 講師
做一位知識正確傳遞及醫療服務的提供者,需要有熱情、愛心及耐力,期許與各位專業及合作夥伴一起進步、將品質和內容做得更好,也期許關注我的好朋友們,一起為台灣長照而努力。
View all posts